全國咨詢熱線:185-9586-8333
將凹凸棒、玉米淀粉、液體淀粉粘結劑和干粉淀粉粘結劑作為有機復混肥的造粒粘結劑進行造粒試驗 ,在其用量(干重) 分別為18010g、3510g、817g 和 1010g 時 ,物料的成粒率依次為 8518%、7517%、9717%和9311%。可見在用量合適的條件下 ,它們都能將有機復混肥粉料團成顆粒 ,且成粒率都大于75%。但各種粘結劑的用量卻相差甚遠 ,無機粘結劑CK1的用量高達18010g ,超過玉米淀粉 4 倍多 ,而成粒率卻僅比CK2 高1011%。玉米淀粉改性后的粘結劑A和B成粒率都高于93% ,且用量不超過1010g ,說明有機粘結材料比無機粘結材料有利于有機復混肥的顆粒形成。用玉米淀粉直接造粒 ,成粒率比較低 ,用量也比較大 ,說明天然有機材料在有機復混肥造粒生產(chǎn)中直接應用 ,成粒速度比較慢。與無機粘結劑CK1相比 ,改性淀粉粘結劑有利于提高有機復混肥中有效養(yǎng)分含量。從兩種改性淀粉粘結劑A和B的成粒率和用量看 ,粘結劑 A 的用量僅為817g ,而成粒率卻高達9717% ,說明液體粘結劑在成粒過程中所形成的霧滴可直接將物料聯(lián)結在一起 ,而干粉粘結劑在成粒過程中需一定的溶脹時間 ,從而降低了成粒率而增加了用量。